张煜医生事件

知乎上面有个提问:如何评价张煜医生

对这位医生不了解,但是最近这件事挺火(医生实名质疑同行诱骗治疗,致肿瘤患者花费翻 10 倍)。

只是来感慨一下看病“难”的问题:以前读书的时候很不明白为什么大病小病都要往大医院跑,觉得应该强制分级诊疗,一层层往上转。工作以后发现,医院和医院之间,乃至医生和医生之间,可能都存在很大的水平差异。很多时候可以看到很多让人大跌眼镜的处理方式。但是同行之间不能揭短,免得给别人惹麻烦,所以接诊了病人,还得想办法把之前同行的处理方式圆过去。

看病和写代码不一样,同样一个功能,代码上可能有很多种实现方法,哪个效率高省资源,分别跑一跑就知道了。看病的时候,首先每种疾病不可能也不会有尽善尽美的指南,而医生水平、经验或者观点方面也是不一样的,这就导致了治疗同一种疾病,有的时候不同的医生之间可能会有不尽相同的处理方法,但是看病你不能每个医生或者每个医院的治疗方法都去试一遍,只能从名声好或者你信任的医院或者医生开始。这就是为什么病人都会往大医院跑。见识了很多医生的处理方式后,我现在并不觉得往大医院跑是老百姓的错了。

但是好的是人体的自身功能还算是有很好的鲁棒性,从而有较强的“宽容度”,有的时候即使是不那么“优秀”治疗方案,在机体可以维持自身功能稳定的前提下,可能最终也可以达到“殊途同归”的结果。

当然这不是为医生水平开脱,而是感慨存在于号不好挂等现象之外的另外一种看病“难”,难在无法了解医生的真实水平。作为业内人士,还有一些认识的熟人可以稍微打听一下,行业外的人则只能碰运气或者听信所谓的“口碑”。在同行不揭短以及存在专业知识壁垒的情况下,普通人乃至非同专业的同行都很难了解一个医生的真实水平。再加上现在医生的评价方式主要是看论文和课题(其中绝大多数对于提升临床水平并无帮助,甚至会占用提升临床水平的时间和精力),所以连职称这一参考方式都掺水而变得不那么有参考价值了。